血府逐瘀汤

> 方剂名方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4-05 22:55:20

功效概述:活血祛瘀,行气止痛


血府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

血府逐瘀汤出处

出自(《医林改错》)

血府逐瘀汤组成

当归、生地、红花、牛膝各9克,桃仁12克,桔梗、川芎各4.5克,赤芍、枳壳各6克,柴胡、甘草各3克。

血府逐瘀汤用法

水煎服。

血府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

活血祛瘀,行气止痛。

血府逐瘀汤主治

胸中血瘀、血行不畅所致的头痛,胸痛日久不愈,痛如针刺而有定处,或呃逆日久不止,或内热烦闷,心悸失眠,午后潮热,舌质紫黯、舌边有瘀点,脉涩或弦紧。

血府逐瘀汤方解

本方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一首活血化瘀的著名方剂。他认为,胸中属于“血府”,故名血府逐瘀汤。是为活血化瘀的代表方。其所治之证乃为胸中气血瘀阻,气机不畅,经络不通所致。其组方为气血双治,用桃红四物汤以活血化瘀以行血分之瘀滞;用四逆散疏肝理气以解气分之郁结。全方使其活血而不耗血,化瘀而不碍新。体现了气血兼顾、活血寓养血、升降并用的特点。临床上本方应用十分广泛,其临床研究涉及临床各科。如内科用于治疗冠心病、病毒性心肌炎、肺心病、胆心综合征、风心病、心律失常、高血压病、休克、高脂血症、脑动脉硬 化症、脑血栓形成、中风偏瘫、气胸、哮喘、多种肿瘤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肾病综合征、头痛、发热、甲亢等多种疾病。外科则用于胸部损伤、肝内血肿、结石、粘连性肠梗阻、颈椎病、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等具血瘀证候者;妇科则多用于治疗痛经、子宫内膜异位、月经不调、不孕症、更年期综合征、乳腺病等多种疑难病证。男科则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、阳痿等性功能障碍等病。其他五官科如顽固性口腔溃疡、视网膜病变、梅尼埃病等;皮肤科将之用于慢性湿疹、多形性红斑、痤疮、黄褐斑、神经性皮炎、带状疱疹等具有上述表现者。如治疗心绞痛、肋软骨炎、胸胁挫伤、肿瘤、偏头痛、顽固性头痛、脑震荡后遗症引起的头痛,可加全蝎、蜈蚣;对冠心病的胸闷、心绞痛,加栝楼、薤白。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心血瘀滞者,如有不眠,加炒枣仁;气虚加党参、黄芪;阳虚去柴胡,加桂枝、附子;心悸怔忡,加龙骨、牡蛎。治痛经,去桔梗,加香附、延胡索。肝脾肿大,可加丹参、青皮、郁金、鳖甲等。注意:本方祛瘀的药物较多,非确有血瘀之证,不宜使用,孕妇忌用。实验研究资料表明,本方能明显改善微循环,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,为本方临床上抢救休克及治疗血瘀证提供了实验依据。本方还能对尿17-羟含量增加,且呈双向调节功能。又有临床研究表明,本方可使人体尿17-羟、17-酮增加,提高人体下丘脑一垂体-肾上腺皮质功能,并使之正常。本方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,复活肝细胞的清除能力,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,并有抗炎、降血脂等作用。为进一步扩大本方的临床运用范围,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。

相关方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