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青根,又名淡婆婆根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灵根、野地骨(福建),土地骨皮(江西)。大青根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根。大青之名最早见于《名医别录》,其后历代本草亦有记载。路边青落叶灌木。枝条黄褐色,幼时有毛,髓部白色而坚实。单叶对生;叶柄被白色短软毛,上面沟状;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6~17cm,宽37cnm,多为全缘。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总花梗长5~7cm;苞片线形,对生;花萼钟状,粉红色,5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筒状,白色,5裂,裂片长圆形;雄蕊4枚,着生于花冠筒喉部;雌蕊1枚,子房上位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浆果熟时蓝紫色,球形或倒卵圆形,基部具紫红色宿存萼。花期6-8月,果期7~9月。生于丘陵、平原、村边、路旁、山坡或疏林下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
全年可采。
味苦,性凉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功效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。作用于:
(1)温热病高热、头痛、烦躁、抽搐、吐衄等症。属气分热盛者,配石膏、蒲公英等;属血分热甚者,可与生地,玄参等同用;吐衄者还可配白茅根、侧柏叶、藕汁等。
(2)热痢,肠风下血。单用本品,或配苦参等清热燥湿药同用。
(3)湿热黄疸。现多用于传染性肝炎。
(4)风湿热痹。
(5)偏正头痛、风火牙痛。
(6)疗疮肿毒及蛇咬伤。外敷或配合内服。
内服:煎汤,10~15g,鲜品30~60g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(1)预防脑膜炎:大青根30g,生草9g,生绿豆或黄豆30g。水煎服,每日2~3次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(2)治黄疸:大青根30~60g,猪肝60g,百草霜(农村烧茅柴的锅底烟灰)9g。加水同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(3)治急性黄疸型肝炎:大青根、美丽胡枝子各15g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(4)治风湿性关节痛:大青根30~60g,猪脚1只。酌加酒、水各半炖服。(福建经验方)
(5)治偏头痛:大青根、豨莶、苍耳草、臭牡丹各30~60g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(6)治风火牙痛:大青根、山栀、乌韭各15g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(7)治麻疹以后之烦乱,咳嗽痰多:大青根30g,淡竹叶(有小块根者)15g,桑叶6g,栀子15g。煎汁代茶。(《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