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参,又名滇紫参、小活血、小红药、小茜草(云南)。为茜草科植物云南茜草的根或全草。是云南民间药。原植物云南茜草多年生草本,高1~2m,稍作藤状,近直立。根簇生,圆柱形,肥厚,直径3~5mm,外皮红褐色。茎4棱形,棱上被刺毛。叶4片轮生,无柄;叶片近革质,矩圆形、披针形或倒卵形,长0.8~2.5cm,宽0.3~1.5cm,全缘而有刺毛,上面被毛,粗糙,主脉3出,在下面隆起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绿黄色,有短梗;花冠五裂,裂片狭卵形,顶端尖锐,稍硬而内弯。浆果直径约5mm,黑色。花期夏季。生于海拔2000~3000m的向阳山坡杂草丛中。分布于云南中部和北部。
根:秋冬季采挖;全草:夏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根茎略呈圆柱状,节密,长0.5~2cm,直径0.3~0.8cm,着生多数根。根呈圆柱形,长10~25cm,直径0.2~0.5cm,表面红棕色,有纵沟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皮部棕红色,易剥离,木部橙黄色。气微,味苦、涩、微甜。
味甘、微苦,性温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功效活血通经,祛风止痛,养血安神。作用于:
(1)月经不调,闭经。
(2)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煎汤或浸酒服。
(3)血虚头昏头晕,心烦失眠。
(4)肺结核吐血、咯血。此外,亦用于肿瘤,如子宫癌、膀胱癌、血管瘤等。
内服:煎汤,3~12g;或浸酒。
(1)治经闭,月经不调,带下,产后关节疼:小红参100g,煮猪排骨(淡盐)吃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(2)治经闭:小红参6g,虎掌草12g,马鞭草6g,水煎,点酒为引,分2次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(3)治风湿腰痛:小红参、茜草、地刷子各6g,泽兰10g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(4)治颜面神经麻痹:小红参、女金芦、泽兰各150g,泡酒2.5kg。浸渍半个月后服,每次20~ 40m,日服1次。(云南经验方)
(5)治贫血:小红参15g,土党参30g,川芎6g,五爪金龙10g。水煎服。
(6)治头昏头晕:小红参、青洋参、大黑药等分研末,蒸鸡蛋,兑红糖、猪油吃。
(7)治肺结核:小红参、小白及各30g,研末,和蜂蜜90g蒸食,每日3次,2小时服完。
(8)治内伤吐血,痰中带血:小红参、叶下花各6g,研末,开水送服或水煎服,红糖为引。 [(6)~(8%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]
(9)治血小板减少:小红参、大枣各60g,红糖30g。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