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葵子

> 根茎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3-26 01:49:36

功效概述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

天葵子

天葵子原植物

天葵子,又名紫背天葵子(《医宗汇编》),千年老鼠屎(《本草纲目拾遗》),金耗子屎(贵州),散血珠(湖南),天葵根(江西)。天葵子为毛莨科植物天葵的块根。首载于《医宗汇编》。原植物天葵多年生草本,高10~30cm。小块根肉质,纺锤形或椭圆形,表面灰黑色。茎纤细,疏生短柔毛,有分枝。基生叶有长柄,为3出复叶,小叶片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,长0.5~3cm,宽1~3cm,常3深裂或近全裂,裂片顶端有缺刻状钝齿,下面带紫色;茎生叶较小。花小,单生于叶腋或茎顶;萼片5,花瓣状,白色带淡紫色;花瓣5,淡黄色,比萼片短,下部管状,基部有距;雄蕊8~14,心皮3~5,花柱短。蓇葖果2~4。种子黑色。花期3~4月,立夏前果实成熟。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,分布于河南南部及长江中、下游各省,南至广西北部,北至陕西南部。

天葵子采收加工

移栽后第3年5月倒苗时采挖,大者去净残叶,晒干或烘干,搓揉,去除须根,扬净;小者留作种用。

天葵子性状鉴别

块根呈不规则短柱形、纺锤形或块状,略扁,稍弯曲,长0.8~3cm,直径0.5~1cm。表面暗褐色或灰黑色,略凹凸不平,有不规则纵横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;根头部常残留茎、叶残基,有的被黄褐色鞘状鳞片,或根头部2~3分叉,有的分叉呈结节状。质较软,易折断,断面皮部类白色,木部黄白色,有黄色放射状纹理。气微.味甘、微苦辛。

天葵子的功效与作用

天葵子的功效与作用

味微苦,性寒,有小毒。归肝、胃经。功效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作用于:痈疽疔疮,可与野菊花、紫花地丁等配伍。

(1)治乳痈,与蒲公英、漏芦等同用。也可取其鲜根捣烂敷。

(2)瘰疬,常与夏枯草、海藻、浙贝母等软坚、化痰、散结药配用。

(3)喉痹肿痛,与金果榄、射干等清热利咽药同用。

(4)热淋、砂淋、小便不利,可配篇蓄、海金沙、金钱草等利尿通淋药。

(5)毒蛇咬伤,取其鲜根捣烂外敷。此外,尚用于乳癌、疝气、痔疮等症。现也用于甲状腺肿瘤、甲状腺癌、膀胱癌等属于痰火胶结或热毒壅聚之证。

内服:煎汤,3~10g;研末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
天葵子使用注意

脾虚便溏、小便清利者忌用。

天葵子药用价值

(1)治疬癌:紫背天葵子,每岁用一粒,同鲫鱼捣烂服。(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引《医宗汇编》)

(2)治肺癌:天葵子、石豆兰各15g,野荞麦根、抱石莲各30g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(《实用抗癌手册》)

(3)治膀胱癌:天葵子、小石韦各15g,过路黄、土茯苓各30g,水煎服,每日1剂。(《实用抗癌手册》)

(4)治瘰疬:紫天葵(根)一两半,海藻、海带、昆布、贝母、桔梗各一两,海螵蛸五钱。上为细末,酒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七十丸,食后温酒下。(《古今医鉴》天葵丸)

(5)治诸疝初起,发寒热,疼痛,欲成囊痈者:《荔枝核十四枚,小茴香二钱,紫背天葵(根)四两。蒸白酒二缸,频服。(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引《经验集》)

(6)治外痔:天葵子适量,磨桐油搽患处。如有漏管,用15g捣绒,外敷患处。(贵州)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