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前

> 根茎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5-18 09:28:31

功效概述:咳嗽痰多,胸满气喘

白前图片

白前原植物

白前,又名石蓝、嗽药(《新修本草》),鹅管白前。为萝藤科植物柳叶白前、芫花叶白前的根茎及根。首载于《名医别录》。

(1)柳叶白前,直立半灌木,高达1m。根茎匍匐,细长,有分枝,节上丛生多数须根。茎直立,无毛,下部木质化。叶对生,狭披针形,长6~13cm,宽3~14mm,全缘。聚伞花序腋生,有花3~8朵,小苞片多数;花萼5深裂;花冠5深裂,裂片线形,紫红色,内面具长柔毛,副花冠裂片盾状;雄蕊5,与雌蕊合成蕊柱,花药2室,每室具1个花粉块;柱头微凸,包在花药的薄膜内。普蕊果单生,长披针形。种子多数,顶端具白色丝状绒毛。花期5~8月,果期9~10月。 生于山谷湿地、溪滩、江边砂碛处。分布于江苏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

(2)芫花叶白前,与前者相似,不同处:根茎较短小,略呈块状;茎被两列柔毛;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;花冠黄色或白色。花期5~11月,果期7~11月。生于江边河岸及沙石间或生于路边、丘陵地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省区。

白前采收加工

栽种第2年9~10月,选晴天,割除地上部分,挖掘根部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白前性状鉴别

(1)柳叶白前:根茎呈细长圆柱形,有分枝,稍弯曲,长4~15cm,直径1.54mm。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,节明显,节间长1.5~4.5cm,顶端有残茎。质脆。断面中空,习称“鹅管白前。”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,长可达10cm,直径不及1mm,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,常盘曲成团。气微,味微甜。

(2)芫花叶白前:根茎较短小或略呈块状。表面绿色或灰黄色,节间长1~2cm。质较硬。根稍弯曲,直径约1mm,分枝少。

白前的功效与作用

白前的功效与作用

味辛、甘,性微温,归肺经。功效降气化痰。作用于:咳嗽痰多,胸满气喘。

本品温而不燥,故咳嗽不论属寒属热,新感宿疾,经过配伍均可应用。如外感风寒所致者,配荆芥、苏叶、桔梗;外感风热引起者,配前胡、薄荷、桑叶;若痰热郁肺,咳痰黄稠者,配清肺化痰之瓜蒌、浙贝母。若痰饮咳喘,痰多清稀,胸膈满闷,不能平卧,喉中痰鸣者,配半夏、干姜、紫菀等温肺化饮,加葶苈子以泻水逐饮,降气平喘。如久咳伤络,痰中带血者,可与桑白皮、桔梗、甘草同用。若配沙参、川贝、百部等清肺化痰药,则可用于小儿百日咳。外感咳嗽宜生用,内伤久咳宜蜜炙用。

内服:煎汤,5~10g;或入丸、散。

白前使用注意

肺虚喘咳及肾不纳气的喘嗽忌服。

(1)《本草纲目》:“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。”

(2)《神农本草经疏》:“凡咳逆上气,咳嗽气逆,由于气虚气不归元,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,禁用。”

白前药用价值

(1)治久患暇呷咳嗽,喉中作声,不得眠:白前,捣为末,温酒调二钱匕,服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
(2)治久嗽兼唾血:白前三两,桑白皮、桔梗各二两,甘草一两(炙)。上四味切,以水二大升,煮取半大升,空腹顿服。若重者,十数剂。忌猪肉、海藻、菘菜。(《近效方》)

(3)治外感咳嗽,日久不止,咳嗽痰多,咯痰不爽:桔梗(炒),荆芥,紫菀(蒸),百部,白前(蒸)各二斤,甘草(炒)十二两,陈皮(水洗去白)一斤。共为末,每服三钱,开水调下,食后、临卧服。初感风寒,生姜汤调下。(《医学心悟》止嗽散)

(4)治久咳逆上气,体肿,短气胀满,昼夜倚壁不得卧,常作水鸡声:白前二两,紫菀、半夏(洗)各三两,大戟七合,以水一斗,渍一宿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禁食羊肉、饧糖大伟。(《深师方》白前汤)

(5)治冷哮久年频发:白前、川贝母、干姜、甘草各一钱,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