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苏子

> 果实种子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5-24 10:53:40

功效概述:下气消痰,润肠通便

白苏子图片

白苏子原植物

白苏子,又名荏子(《名医别录》),玉苏子。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。入药首载于《名医别录》。原植物白苏的茎高30~90cm,上部有白色长柔毛。叶片卵圆形或圆形,长3~9.5cm,顶端渐尖或尾状尖,基部近圆形,边缘有粗锯齿,两面通常绿色,有时背面稍带紫色,有腺点。轮伞花序有2花,组成偏向-一侧的假总状花序;苞片卵形,顶端急尖或呈尾状;花萼钟状,5齿裂,2唇形,外有长柔毛和腺点;花冠白色,花冠筒内有毛环,2唇形,上唇微凹,下唇3裂;雄蕊4,稍伸出花冠外;雌蕊1,花柱顶端2裂。小坚果近球形,黄褐色,有网纹。花果期8~11月。生于山脚路旁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西南各省区。

白苏子采收加工

8~10月果实成熟时,割取地上部分,曝晒,脱粒,晒干,扬净。

白苏子性状鉴别

种子呈卵圆形或类球形,直径1.5~2.5mm。表面灰色或淡灰色,有明显隆起的网状花纹,基部稍尖,有淡棕色果柄痕。果皮薄而脆,易压碎。种皮膜质,子叶富油质。气微香,味有油腻感。

白苏子的功效与作用

白苏子的功效与作用

味辛,性温。归肺、大肠经。功效下气消痰,润肠通便。作用于:

(1)咳逆,痰喘,常与白芥子、杏仁配用。痰涎壅盛、胸膈满闷,亦可配厚朴、陈皮、半夏等。

(2)肠燥便秘。

多与郁李仁、火麻仁等同用。内服:煎汤,5~10g。

白苏子药用价值

治痰饮咳嗽:白苏子、橘皮各9~15g,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