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中白

> 矿物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2-16 08:58:14

功效概述:清热降火,消瘀止血

人中白的图片

人中白基源

人中白,又名溺白望(《名医别录》),溺蜇(《本草经集注》),白秋霜(《积善堂经验方》),秋白霜(《医学人门》)。为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。本品首载于《名医别录》。李时珍日:“滓淀为重,此乃人溺澄下白堑也。以风日久干者为良。”

人中白性状鉴别

呈不规则的薄板状,厚0.5cm~1.5cm。淡灰色、灰白色或淡灰黄白色,上表面凹凸不整,底面较平滑。质坚硬而脆,易砸碎,断面呈疏密不一的层状纹。遇稀盐酸即发生大量气泡。 有微弱的尿臊气。

人中白炮制

人中白:置清水中漂洗4~7d,经常换水,取出,刮去杂质,日晒夜露15d,每日上下翻动1次,以无臭为度,晒干。煅人中白:取人中白置坩埚内,炭火煅至红色,取出,放凉。

人中白功效与作用

味咸,性寒,无毒。归肺、肝、膀胱经。功能清热降火,消瘀止血。用于:

(1)吐血、衄血、咳血,属于火热上炎者,可单用研末内服,或配伍生地、赤芍、丹皮等。

(2)肺痿、肺痈,咳嗽唾血,或劳热骨蒸,配伍知母、黄柏、天门冬等同服。

(3)口苦生疮、小儿牙疳,多研细末掺于患处,可与枯矾或冰片、硼砂等同用。

(4)喉痹、喉痛、喉蛾,研末吹于局部。

(5)水火烫伤、湿疮溃烂、跌打肿痛,可与枯矾、黄柏等同用,研末外敷。

内服:研末,每次3~6g。外用:研末,或敷,或掺,或吹于患处。

人中白使用注意

脾胃虚寒,食不消化,大便溏泄及阳虚者均总服。

人中白药用价值

(1)治血汗、鼻衄五七日不住:人中白不限多少,刮在新瓦上,用火逼干,研入麝香少许,用酒下。(《重修政和本草》引《经验方》)

(2)治大衄久衄,诸窍出血:人中白一团(鸡子黄大),绵五两。烧,研。每服二钱,温水服。 (《圣济总录》)

(3)治喉痹、喉痛、喉癣、双乳蛾、口疳:人中白(煅)、青果核(煅)、鸡哺退壳(煅)、儿茶、冰片各等分,研吹。(《理渝骈文》)

(4)治偏正头痛:人中白、地龙(炒)等分。为末,羊胆汁丸芥子大。每新汲水化一丸,注鼻中。

(5)治鼻中息肉:人中白,瓦焙。每温汤服一钱。(《朱氏集验方》

(6)治走马牙疳:以小便盆内白屑,取下人瓷瓶内,盐泥封固,煅红研末,人麝香少许贴之。(《本草纲目》)

(7)治小儿口疳:人中白(煅)、黄柏(蜜炙焦)为末等分,入冰片少许,以青布拭净,掺之。(《积德堂经验方》)

(8)治疗痔疮:人中白浸漂、晒干、研粉,每服20g,拌红糖50g,温水送服,每日1次,连服2、3次见效。(《浙江中医杂志》1983,(3):118)

(9)治跌扑损伤闪挫,骨伤极重者白秋霜研极细末,每服五分,好酒调下。(《积善堂经验方》)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