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型病毒性肝炎者的预防及建议,饮食吃什么食物?

> 生活养生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2-14 18:09:51

甲型病毒性肝炎者的预防及建议,饮食吃什么食物?

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。其主要症状通常有不明原因的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厌油、腹胀、稀便、肝区疼痛等,甚至伴有小便赤黄、巩膜黄染(即白眼球变黄),部分病人可有大便变灰白、全身皮肤变黄等黄疸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高热、频繁呕吐、重度腹胀或有呃逆、打嗝,直至出现神志异常、昏迷。实验室检查尿胆原及尿胆红素呈阳性,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,黄疸型者血清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均升高,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阳性,即可确诊为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。

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—口途径传播,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,病毒常在患者转氨酸升高前的5~6天就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,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,通过污染食物、食具、水源、海产品(如毛蚶)等的传播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。也可通过输血或注射方式传播,但由于甲肝病毒在患者血液中持续存在时间很短,故此种传播方式较为少见。

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关键在于把好“病从口入”关。对于急性甲型肝炎病人要早发现,早隔离,早治疗,加强粪便管理,保护水源;搞好饮水、饮食卫生;不喝生水,不吃不干净的食物,生吃瓜果要洗净,蛤蜊、毛蚶等水产品可能黏附甲肝病毒,不要生吃或半生吃,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、凉拌的菜,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;注意茶具、餐具及手的卫生。目前已有甲型肝炎疫苗,注射一次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。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可以口服板蓝根冲剂予以预防,儿童体内抵抗甲肝的抗体水平很低,所以,在与甲型肝炎病人接触后2周内,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,能保护不发病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