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人掌

> 根茎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5-11 15:40:08

功效概述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

仙人掌图片

仙人掌原植物

仙人掌,又名凤尾劣(《广东新语》),龙舌(《桂平县志》),平虑草、老鸦舌(《南安府志》),神仙掌、霸王(《本草求原》),观音刺(广西)。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茎及根。入药首载于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原植物仙人掌多年生肉质植物,常丛生,呈灌木状,高达0.5~2.5m。茎直立,老茎下部稍木质化,近圆柱形,其余均掌状,扁平,每一节间倒卵形至椭圆形,长15~40cm,绿色,散生小瘤体,瘤体稍凸起,其上密被黄色长绵毛,小瘤体上簇生长约1~3cm的锐刺,刺黄褐色,多数均有倒生刺毛。叶退化成鳞片状,生于刺束下,早落。花黄色,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分枝顶端的小瘤体上;花被片多数,离生,外部的绿色,向内渐变花瓣状,广倒卵形,鲜黄色;雄蕊多数,数轮;子房下位,1室,倒卵形或梨形,花柱直立。浆果肉质可食,紫红色,无刺。花期夏季。生于村边石上,海滨沙滩等处,我国南方常有栽培。分布于山东、江西,福建、湖北、湖南广东、广西、四川,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

仙人掌采收加工

鲜用,随采随用;或切片,晒干。

仙人掌的功效与作用

仙人掌的功效与作用

味苦,性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功效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理气止痛。作用于:

(1)痈肿疮毒,蛇咬伤及水火烫伤,鲜品捣烂或取汁涂敷患部。

(2)湿疹、黄水疮及外伤出血,宜烘干研末,外掺患处。

(3)心胃气痛,赤白痢疾,肠痔下血,煎汤或研末服。此外,捣汁加冰糖或白糖冲开水服,可治肺热咳喘,心悸失眠。现亦用以降脂减肥及降压。

内服:煎汤,鲜品15~30g;研末,1~2g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掺。

仙人掌使用注意

脾胃虚寒者不宜,忌铁器。

仙人掌药用价值

(1)治胃痛:仙人掌研末,每次3g,开水吞服;或用仙人掌30g,切细,和牛肉60g炒吃。(《贵州草药》)

(2)治肠痔泻血:仙人掌与甘草浸酒服。

(3)治乳痈初起结核,疼痛红肿:仙人掌焙热熨之。此法亦治牛程蹇(即石硬)。

(4)治小儿白秃疮:仙人掌焙干为末,香油调涂。〔(2)~(4)《岭南采药录》〕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