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苦荬

> 全草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3-07 09:42:06

功效概述:清肺火,解热毒,消肿排脓

山苦荬

山苦荬原植物

山苦荬,又名苦叶苗、苦菜、活血草、苦丁菜。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。原植物山苦荬多年生草本,高20~40cm,有乳汁。根粗壮直伸。茎自基部分枝。基生叶和下部叶长披针形或篦状披针形,长5~18cm,宽4~15mm,顶端钝或尖,基部渐狭成柄状,边缘具稀疏的羽状齿裂或不裂,两面无毛;茎生叶1~3,较狭小,基部略呈耳状,微抱茎。头状花序排列成疏伞房状;总苞圆筒形,外层总苞片短小,卵圆形,长约1mm,内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,长约8mm,具膜质边缘;花托平;花全部为能育的舌状花,花冠黄色或白色,长约11mm,舌片顶端5齿裂,聚药雄蕊5,花药黑色,基部箭形,花柱细长,上部有细毛,柱头黑色。瘦果纺锤形,长5~6mm,成熟后棕色,顶端渐狭成喙;冠毛白色。花期4~5月。生于路边、荒地。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、西北、东北各地。

山苦荬采收加工

早春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山苦荬的功效与作用

山苦荬的功效与作用

味苦、微甘,性凉。功效清肺火,解热毒,消肿排脓。作用于:

(1)肺热咳嗽,配桑白皮、地骨皮。

(2)内痈。肺痈配鱼腥草、金荞麦;肠痈配薏苡仁、败酱草。

(3)湿热黄疸、泄痢、带下、石淋等证。

(4)无名肿毒或跌打损伤,取鲜品捣敷;黄水疮、阴囊湿疹,研末调涂;痔疮,煎水熏洗。

内服:煎汤,5~10g。外用:水煎洗或研末调敷。

山苦荬药用价值

(1)治慢性阑尾炎:光叶苦荬菜15g,薏苡仁30g,附子6g(先煎1~2h)。水煎,日服2次。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
(2)治暑热痧气腹痛:山苦荬30g,六月雪、醉鱼草根、牛膝仙鹤草各9~12g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 )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