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常山

> 根茎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2-22 18:52:51

功效概述:除痰,截疟,散结,消积。

土常山

土常山原植物

土常山,又名甜茶。土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、伞形绣球的根。土常山之名首见于(《本草图经》)。

(1)腊莲绣球落叶灌木,高1~3m。小枝被贴生粗毛,老枝灰褐色,皮呈薄片状脱落,叶对生;叶片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8~23cm,宽2~8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带突尖的锯齿,上面绿色,疏被平坦粗毛或近无毛,下面灰色,密被贴生粗毛;叶柄长1.5~3cm,密被贴生粗毛。伞房状聚伞花序,直径10~15cm,花梗密被粗毛。花2裂,不育花紫色或淡紫色,直径2~4cm,萼片5,宽卵形,全缘或有锯齿,背面被粗毛;能育花白色,萼筒稍被毛,裂齿5,短三角形;花瓣5,卵状长圆形,长约2mm;雄蕊10,不等长;花柱2,子房下位。蒴果半球形,顶端平截,长约3mm,除宿存花柱外,全部藏于萼筒内。种子宽椭圆形,两端突然收缩成短翅,褐色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生于林下、岩边或山坡。分布于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云南、贵州等省区。

(2)伞形绣球与上种相似,但小枝赤色近光滑,当年生枝疏生细毛,后渐无毛。叶形变化较大,长椭圆状披针形、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6~12cm,宽2~4.5cm,上面中脉有疏柔毛,下面疏生伏毛,在脉上尤密,脉腋间有束毛;叶柄长5~12mm。不育花花梗细长,萼片常3,少4,宽卵形,大小不等,黄白色,有时带豆青色,中间常具不完全的瓣片和雄蕊;能育花黄色,子房下位。蒴果球形,径3~4mm,顶端开裂。种子细小,无翅,浅黄色。花期5~6月,果期9~10月。生于山坡疏林下、路边草丛及溪流两岸。分布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广西等省区。

土常山采收加工

全年可采,以冬季采收者为好。挖取根后,浸水中,擦去细根,糙皮,晒干,或切片晒干。

土常山性状鉴别

根呈圆柱形,常分枝,弯曲不直,直径5~20mm,长10~30cm不等。表面深棕黄色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;粗皮除去者,呈淡黄色,有细纵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;断面黄白色。气微,味苦。

土常山的功效与作用

土常山的功效与作用

味苦,性凉。有小毒。功效除痰,截疟,散结,消积。作用于:

(1)疟疾,以本品研末,与鸡蛋拌和,于疟发前1小时煮食。

(2)瘰疬、瘿瘤。

(3)食积胀满。

内服:煎汤。5~10g,或研末。

土常山使用注意

胃寒、体弱者慎用。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