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枝仁

> 果实种子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3-07 09:36:41

功效概述:清热,敛津,止渴

山枝仁

山枝仁原植物

山枝仁,又名崖花子、柞木仁、土连翘、广枝仁、芭豆。山枝仁为海桐科植物光叶海桐、崖花海桐的种子。

(1)光叶海桐常绿灌木,高2~3m;嫩枝无毛,老枝有皮孔。叶聚生于枝顶;叶片薄革质,窄矩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5-10cm,宽2-3.5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上面绿色,发亮,下面淡绿色,无毛,侧脉5~8对,边缘平展有时稍皱折;叶柄长6~14mm。花序伞形,1~4枝簇生于枝顶叶腋,多花;花萼基部联合,5裂,裂片广卵形,通常有腺毛;花瓣5,分离,黄色,倒披针形;雄蕊5,与花瓣互生;子房长卵形,常为3室。蒴果椭圆形或为长筒形,3瓣裂。种子多数,近圆形,深红色。花期4月,果熟期9月。生于林间阴湿地。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湖南等省区。

(2)崖花海桐与上种相似,高可达5m。叶片倒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窄楔形,常向下延,边缘微波状。蒴果近圆形,果柄细长而下弯。花期5月,果期10月。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等省区。

山枝仁采收加工

移栽后,需经培育3~5年开花结实,9~10月待果实未开裂时采摘,堆积4~5天,用糠壳混合搓去果实外层的油脂状物,漂洗干净,晒干。敲碎果壳,取出种子,晒干。

山枝仁性状鉴别

种子呈颗粒状,直径3~7mm,为不规则的微下凹的多面体,棱面大小各不相同。外表面呈棕色或红紫色,少数呈棕褐色,光滑。质坚硬,不易粉碎。有油香气。

山枝仁的功效与作用

山枝仁的功效与作用

味苦、涩,性平。归肺、脾、大肠经。功效清热,敛津,止渴。作用于:

虚热心烦,口渴,咽喉干痛,以及腹泻、痢疾。

内服:煎汤,10~15g;或研末服。

山枝仁药用价值

(1)风热咽痛:山枝仁10g,桔梗6g,射干10g,甘草3g,水煎服。(四川经验方)

(2)腹泻:山枝仁10g,茯苓12g,陈皮6g水煎服。(四川经验方)

(3)痢疾,腹痛,后重:山枝仁、藿香各10g,厚朴6g,白芍10g,水煎服。(四川经验方)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