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胆汤

> 方剂名方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5-03 11:00:21

功效概述:清胆和胃,除痰止呕


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

温胆汤出处

出自(《千金方》)。

温胆汤组成

制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枳实、竹茹各9克,甘草3克,大枣5枚。

温胆汤用法

水煎服。

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

清胆和胃,除痰止呕。

温胆汤主治

用于胆虚痰热上扰。症见虚烦不寐,胸闷,口苦,呕涎,眩晕,惊悸,舌苔黄腻等。

温胆汤方解

本方可谓治痰之祖方。首见于唐代孙思邈的《千金方》,后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、《世医得效方》、《婴童百问》等书均载此方。本方变通加减可组成多个方剂,以治疗各类疾病。如加党参、黄芪,则为参芪温胆汤,有益气健脾、化湿除痰之功;加党参、麦冬、五味子,则为生脉温胆汤,有益气养阴、除湿清热之效;若加黄芩、黄连,则为芩连温胆汤,可清化热痰、降逆醒神;加苏子、白芥子、荨芳子、莱菔子、五味子,则为五子温胆汤,可理气降逆、燥湿化痰;加党参、白术又为四君温胆汤,则可健脾燥湿、理气和胃;若加黄芪、桂枝、白芍,则成健中温胆汤,有温中散寒、燥湿化痰之功;若加黄芩、黄连、大黄,则成三黄温胆汤,以达清热化痰、降浊和中之目的;若加柴胡、黄芩,则成柴芩温胆汤,可降逆祛痰,安神定志;若加桃仁、红花,则成桃红温胆汤,可活血通络、理气化痰;与血府逐瘀汤合用,则为血府温胆汤,可熄风祛痰、化瘀通络。现代本方的临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,如肺炎、支气管炎、支气管扩张、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高脂血症、心肌炎、室性早搏、风心病心衰、房颤、老年性脑动脉硬化、心律失常、中风、精神病、癫痫、癫狂、眩晕、失眠、神经官能症、嗜睡、梦游、重症肌无力、有机磷农药中毒、头痛、胃炎、慢性胆囊炎、糖尿病酮症、慢性肾功能不全、闭经、痛经、带下病、脏躁症、儿童抽动症、慢性咽炎、胸部损伤、阳痿、遗精等病证。本方治疗神经官能症时,可以酸枣仁代大枣;痰热重而心烦、口苦者,加黄连或黄芩;气血虚而心神不安者,去竹茹,以枣仁代大枣,并加党参、地黄、五味子、炙远志等。本方与二陈汤均有化痰和胃止呕的作用,但二陈汤重在燥湿化痰,用于痰湿内停、胃失和降之证;本方重在清胆和胃,用于痰热上扰,虚烦不眠。临证时应予区别。

相关方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