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子

> 果实种子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3-31 11:18:08

功效概述:效敛肺,滋肾,益气生津,养心敛汗

五味子

原植物

五味子,又名菋、荎藸(《尔雅》),玄及(《吴普本草》),会及(《别录》)。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及华中五味子的果实。前者称北五味子,后者称南五味子。本品在《尔雅》中就有记载,入药始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。

(1)五味子落叶木质藤本,长达8m。茎枝红褐色,皮孔明显。叶在幼枝上互生,在老茎上则丛生于短枝顶端;叶片薄,卵形至宽椭圆形,长5~11cm,宽3~7cm,先端尖,边缘疏生有腺体的小齿,叶柄细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数朵丛生叶腋而下垂,乳白色;花被6~9;雄花具雄蕊5,花丝合生成短柱;雌花心皮17~40,螺旋排于花托上。花后花托逐渐伸长,聚合果呈穗状。肉质浆果球形,熟时深红色。花期5~7月,果期8~9月。生于阳坡杂木林中。分布于吉林、辽宁,黑龙江、河北等省区。

(2)华中五味子与五味子相似,区别点为叶质稍厚、叶片倒卵形、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两面深色。花单生于叶腋,呈橙黄色,花被6片,2轮,雄花具雄蕊10~15,雌花具心皮30~50,分布于湖北、陕西、山西及华中、西南地区。

五味子采收加工

实生苗培育5年;扦插、分株、压条培育3年后结果。8~9月果实呈红色时采摘,摊放在晾席上,铺3~5cm厚,晒3~5d,待果皮有皱纹,经常翻动,经15~20d,晒干。亦可用微火烘干。

五味子性状鉴别

北五味子: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5~8mm。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,久贮色加深,皱缩显油润光泽,果皮肉质柔软,内含肾形种子1~2枚。种皮光滑,淡黄棕色,坚脆,较易破碎,种仁钩状,黄白色,半透明富油性。果肉气微,味酸;种子碎后有香气,味辛、微苦咸。

南五味子:粒较小,干瘪皱缩,果肉紧贴种子上较薄。

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

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

皮肉甘酸,核仁苦辛,都有咸味,但以酸为主,性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功效敛肺,滋肾,益气生津,养心敛汗,涩精止泻,作用于:

(1)咳道上气。肺虚久咳,气短痰少,或肾不纳气,虚喘气急,五味子既能收敛肺气,又能下摄肾气。治肺可与麦冬配伍,滋肾与山茱萸、熟地同用。至于内有伏饮,外感风寒,出现咳嗽喘息,痰多稀薄,口不渴者,则需配辛温之品化饮散寒,如麻黄、细辛、干姜之类。

(2)暑伤元气,气阴两伤,汗多体倦,短气口渴,脉来虚弱。可同人参、麦冬配伍,以益气强阴。近来也用于休克、心功能不全、冠心病等。若气虚乏力,神少倦怠,可配人参、黄芪补益元气。

(3)心阴不足,心失所养的心悸怔忡,失眠健忘,用以养心安神,常与酸枣仁、太子参同用。

(4)阳虚自汗,可配浮小麦、黄芪、麻黄根等;阴虚盗汗,可配麦冬、生地、牡蛎等。

(5)肾气虚衰,精血不足,腰膝无力,阳痿,都与肉苁蓉、巴戟天、鹿茸同用。梦遗、滑精、遗尿、尿频,常与金樱子、菟丝子同用。

(6)肾虚久泻,洞泄,与补骨脂、肉豆蔻、吴茱萸同用。

(7)久泻脾阴亏损,可与白芍、甘草、乌梅、山药等同用,以奏甘酸化阴,涩肠止泻之效。

(8)消渴,溲多, 可单用研末服,也可与麦冬、知母、黄芪等同用。

(9)疮疡溃烂,炒焦研末外敷。

(10)各型肝炎,用以降低丙氨酸转氨酶,宜炒研为末或蜜丸内服,有较好效果。入补剂多蜜炙用, 入止咳药多生用。

内服:煎汤,3~9g;研末服,每次3g,每日3~4次,饭后服。外用:炒焦研末敷。

五味子使用注意

肺有实热,咳嗽初起,痧疹初发或胃酸过多者忌用。久服对胃有刺激作用,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口干、食欲减退,反酸恶心、上腹部不适或烧灼感。极个别病例有过敏反应。

(1)《药对》:“恶萎蕤。胜乌头”

( 2)《本草正》:“感寒初嗽当忌,恐其敛束不散。肝旺吞酸当忌,恐其助木伤土。”

五味子药用价值

(1)治肺经感寒,咳嗽不已:白茯苓四两,甘草三两,干姜三两,细辛三两,五味子二两半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七分,去滓,温服,不以时。(《鸡峰普济方》五味细辛汤)

(2)治肺虚寒:五味子,方红熟时,采得蒸烂、研滤汁,去子,熬成稀膏。量酸甘人蜜,再上火待蜜熟,俟冷,器中贮,作汤,时时服。(《本草衍义》)

(3)治伤寒喘促,脉伏而厥:人参一分,五味子半两,麦门冬(去心)一分,杏仁(去皮、尖)一分,橘皮(去白)一分。右到如麻豆大,人生姜十片,枣子三枚,以水三天白盏,煎至一盏半,去滓分二服。(《类证活人书》五味子汤)

(4)生津止渴,暖精益气。代葡萄酒饮北五味一斤净肉,紫苏叶六两,人参四两(去芦,倒),沙糖二斤。右件用水二斗,熬至一斗,滤去渣,澄清,任意服之。(《饮膳正要》五味子汤)

(5)治虚劳羸瘦,短气,夜梦,骨肉烦痛,腰背痛酸,动辄微喘:五味子二两,续断二两,地黄一两,鹿茸一两(切片,酥灸),附子一两(炮,去皮脐)。上为末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盐汤下。(《卫生家宝方》五味子丸)

(6)治阳痿不起:五味子、菟丝子、蛇床子各等分。上三味末之,蜜丸如梧子。饮服三丸,日三。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

(7)治肾泄:五味子二两(拣),吴茱萸半两(细粒绿色者)。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,细末。每服二钱,陈米饮下。(《本事方》五味子散)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