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稔子

> 果实种子类中药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3-08 11:35:38

功效概述:养血、止血,涩肠,固脱

山稔子

山稔子原植物

山稔子,又名石都捻子(《本草拾遗》),倒捻子(《岭表录异》),海漆、倒粘子(《苏沈良方》),豆稔干(广西),稔子干、岗稔(广东)。山稔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实。原植物桃金娘常绿小灌木,高1~2m。幼枝密被灰白色柔毛。叶对生,近革质,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3~10cm,宽1~5cm,全缘,下面密被短柔毛,离基3出脉。聚伞花序腋生,有花1~3朵,每花直径2~4cm;花萼钟形,5裂;花瓣5,玫瑰红色,外面被短柔毛;雄蕊多数,红色,分离,排成数列;子房下位,3室。浆果卵状壶形,直径可达1.5cm,熟时暗紫色,有宿萼。花期6~7月,果期7~9月。生于丘陵坡地、旷野、路边。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、贵州等省区。

山稔子采收加工

秋季采收成熟果实,鲜用或晒干。

山稔子性状鉴别

果实呈长圆球形,一端稍尖,直径约1cm。外表土黄色或暗绿褐色。质较硬,顶端有宿存萼片5枚及花柱残迹。内有种子多数,黄白色,扁平。气微香,味淡微甜。

山稔子的功效与作用

山稔子的功效与作用

味甘、涩,性平。功效养血、止血,涩肠,固脱。作用于:

(1)产后或病后体虚,以及由此引起的头晕、耳鸣。

(2)劳伤咳血,鼻衄.便血,血崩,外伤出血。

(3)痢疾、泄泻、脱肛,此外,烫伤、刀伤,煅存性研末外用。

内服:煎汤,6~15g;鲜品30~60g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
山稔子使用注意

大便秘结者忌服。

山稔子药用价值

(1)治孕妇贫血,病后体虚、神经衰弱:山稔子(干品)9~15g,水煎服。(广东经验方)。

(2)治鼻血:山稔子干15g,塘虱鱼2条,以清水3碗,煎至大半碗,服之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(3)治血崩,吐血,刀伤出血:山稔子晒干,炒黑如炭,研细末存贮候用。每服15~30g,以开水冲服;外伤可作外敷用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(4)治痢疾:山稔子30~60g。洗净,和水适量煎,临服时加入蜂蜜适量和服。(福建经验方)

(5)治脱肛:山稔子60~90g,煮猪大肠服。((岭南草药志》)。

相关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