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人服中药也有禁忌吗?

> 生活养生 老中药大全网 2023-03-27 16:53:04


病人服中药也有禁忌吗?

有人说:“中草药没有毒,多吃点也无妨”,这话对不对呢?严格地讲是不对的。“药以养生,亦以伤生,服食者最宜慎之。”这是古人通过长期生活实践而得出的结论。事实也是如此,药有四气五味的性能,即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不同的药性,和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种不同的味道。以药治病就是用药物之偏,来治疗由疾病所致的人体之偏,所以有百益无一害的药物是不存在的。

就以通行十二经的甘草来说,它是中药里最平和的一味佐使药,有补中益气、解毒祛痰的作用,可治中气不足,咳嗽痰多及疽肿毒。但若久服多服后也会产生胸闷胃胀,不思饮食。又如有大补元气、养胃生津之功的人参,可治气血亏损,伤津消渴,心悸征仲,失眠健忘等症。但若阳亢之体,实热外感之人服之更易“上火”,可致烦躁不安,鼻中流血。故清代名医徐大椿认为人参用之不当有“破家杀人”之祸。

再如黄边是泻火解毒,清热燥湿的要药,“能治湿温热病,热痢腹痛、心烦呕吐、目赤肿痛、痈肿疮毒等症。但若久服也会做成胃痛不适,纳呆厌恶。这是中医所指“苦寒伤脾胃”的缘故。因此,病人了解一些中药的禁忌知识很有必要。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中药禁忌原则,供参考。

大便稀溏及腹泻者应忌用牛蒡子、知母、天花粉、栀子、生地、紫草、山豆根、芦荟、槟榔、竹沥、黄药子、柏子仁、蜂蜜、 肉苁蓉、核桃肉、锁阳、当归、熟地、首乌、阿胶、天冬、黄精、百合、枸杞子、桑椹子、旱莲草、女贞子、整甲、黑芝麻。

脾胃虚寒者应慎用石膏、知母、天花粉、黄苓、黄柏、龙胆草、苦参、生地、玄参、大青叶、青黛、山豆根、芦荟、枳实、川楝子、黄药子、磁石、麦冬、天冬、旱莲草、龟板、鳖甲。

自汗者应忌用麻黄、香蕾、薄荷、细辛。

盗汗者应忌用麻黄。

高血压者应忌用麻黄,慎用洋金花。

冠心病者应忌用麻黄。

心动过速者“应忌用麻黄。

呕吐者应忌用苍耳子、黄药子、黄连(虚寒者)。

食保欲不振者应忌用栀子、黄芩、玄参、山豆根、芦荟、防己、阿胶、鳖甲。

各种出血症应忌用桂枝(热盛)、鸦胆子(胃肠出血)、肉桂(血热)、三七(阴虚有热)、川芎、皂夹(咯血)、鹿茸(阳热)。

血虚症应慎用蒿本、苍耳子、银柴胡、全蝎。

哺乳期应忌用大黄、番泻叶、麦芽。

月经期应忌用桂枝、大黄、番泻叶。

月经过多者应慎用丹皮、川芎、三棱、莪术、牛膝

青光眼患者应忌用青葙子、洋金花、熟地。

腹胀者应忌用生地、山药(习称“光山药”)、大枣、饴糖、蜂蜜、当归、熟地、龙眼肉、黄精、诃子。

脾虚水肿者应忌用半边莲、牵牛子、商陵。

肝肾疾病者应忌用邪胆子、黄药子、朱砂、大枫子。

外感风寒发热者忌用地骨皮、银柴胡、祥金花、黄芪、冬虫夏草、麦冬五味子乌梅五倍子、麻黄根、诃子。

虚弱者应慎用甘遂大戟、芜花、巴豆千金子、威灵仙、 洋金花、常山、胀樊、藜芦、明樊、斑蝥。

气虚者应忌用青皮、莱菔子。

皮肤过敏者应忌用白芥子。

胃炎、胃溃疡者应慎用远志、皂矾。

实症、热症者应忌用人参。

孕妇应忌用丹皮,慎用桂枝、犀角、牛黄、木通、通草、冬葵子、干姜、枳实、礞石、洋金花、代赭石、冰片、龟板、赤石脂。忌用射干、大黄、芒硝、番泻叶、芦荟、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巴豆、牵牛子、商陆、千金子、瞿麦、附子、乌头、蒲黄、乳香、没药、三棱、莪术、虎杖、桃仁、牛膝、穿山甲、魔虫、水蛭、虻虫、王不留行、刘寄奴、苏木、干漆、天南星、白附子、蜈蚣、禹余粮硫黄、砒石、轻粉、皂矾、斑蝥、蟾酥、马钱子、樟脑等。

肾病患者应忌用秋石。

相关阅读